《經濟參考報》記者31日從2021世界5G大會開幕式上獲悉,目前我國已開通建設99.3萬個5G基站,全國5G應用創新案例超過1萬個,覆蓋了鋼鐵、電力、礦山等22個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和有關領域。多部門在會上明確下一步部署,包括合力共建,加快5G網絡規?;渴?,支持各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探索應用場景,推動5G應用更深融入實體經濟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全力推進5G建設和應用。
商用兩年多以來,5G建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5G基站已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市,95%以上的縣區,35%的鄉鎮。5G手機終端連接數超過了3.92億戶。5G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緊密結合,催生了5G+醫療健康、5G+工業互聯網、5G+超高清視頻等新模式。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5G網絡規?;渴鸬年P鍵時期,也是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的快速發展期。”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下一步將堅持網絡先行,建用并舉,強化協同,開放合作,全力推進5G建設和應用,讓5G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服務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具體而言,工信部將堅持合力共建,加快5G網絡規?;渴?。指導基礎電信企業緊貼行業和市場需求,有序做好5G網絡建設,逐步實現深度覆蓋、按需覆蓋。針對不同行業的差異化網絡需求,加快建設5G虛擬網絡,探索建網新模式,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網絡服務。在積極探索應用場景上,將全面實施《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深度挖掘行業需求,支持各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起協同打造高水平的應用標桿,形成具有拓展應用價值的系統解決方案。
圍繞協同創新,構建產業生態,工信部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組織產業各方合力攻堅,加快芯片、模組、終端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夯實發展基礎。同時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搭建生態平臺,培育特色應用集群,同步推進5G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完善安全技術方案,打造可靠可信的數字空間。
國家發改委表示,將進一步推動5G建設,更多造福人民大眾。組織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市政、能源、交通、物流等領域的5G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進一步推廣及應用,探索農業、農村5G應用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推動5G應用更深融入實體經濟,通過5G+、AI+等專項計劃,拓展重點行業的5G應用,賦能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實現數字化變革。同時將推動5G技術更好體現生態環保理念,加大力度推進節能環保技術在5G網絡中的應用,積極推廣實施低碳、零碳方案等。
科技部表示,可以預期未來兩年內5G增強技術研發和應用發展的步伐將明顯加速,應用場景支撐適應能力將不斷拓展,更好地滿足垂直行業大規模的數字化技術需求。將依托中國在5G技術、應用和產業方面的基礎,進一步加強5G技術演進的國際合作,開展5G增強技術標準制定、設備研發、試驗攻關,提升5G垂直行業應用的適應能力,努力推動5G增強技術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