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市場 數碼 資訊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要聞>正文

碳交易市場上線一周 商業銀行致力打造好綠色金融產品服務

2021-09-28 10:08:50    來源:國際金融報

7月16日,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旋即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據悉,正式啟動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碳交易規模。截至7月23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483.29萬噸,累計成交額2.5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碳排放交易權市場的正式上線能夠讓碳排放的價格有一個公開、透明的市場機制,讓企業更有動力進行設備的升級和節能減排。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也可以利用相關的碳交易數據來進行金融衍生品創新,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從更深遠意義講,當前世界還沒有如此規模的在線碳交易市場,以碳交易為基礎,上海將匯集綠色金融相關的各種創新理念,并有希望推動全球相關標準的建立。”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

碳交易市場上線意義深遠

在業內看來,碳排放交易權市場的上線對于中國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碳排放的價格將會有一個公開、透明的市場機制,而價格會影響企業行為,當碳排放變得更加昂貴,企業自然更有動力進行設備升級和節能減排。”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的交易數據將會作為綠色金融標準的一部分,為企業未來在獲取融資或者更低成本的綠色信貸時提供便利。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也可以利用相關的碳交易數據來進行金融衍生品創新,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王丹認為,中國現在處于經濟高速增長期,未來幾年也將處于工業產能的上行周期。在這樣高增長的背景下,想用常規方法實現減排較為困難。碳市場上線提供了一個碳排放總量控制的有效渠道,企業、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線上交易實現各自的減排目標,這是目前基于市場交易原則的最佳解決方案。“碳交易也不僅僅局限于企業之間,也可以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據悉,廣西已經有相關實踐,比如廣西某貧困縣和廣東簽訂協議,將廣西當地農戶種的樹換算成碳匯,然后和廣東進行碳匯交易,之后農戶獲得收入,廣東獲得排放權。隨著碳交易上線,類似的交易將變得很容易,這將對區域發展、減排和農民增收上有效實現多方共贏。

“上海碳市場將會是世界其他國家碳交易市場的樣板,因為世界上還沒有過這樣大規模的在線碳交易市場。上海將會成為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的中心。”王丹認為,通過黃金、石油和碳交易,上海將會在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中逐步擁有很多話語權。“以碳交易為基礎,上海將匯集綠色金融相關的各種創新理念,并有希望推動全球相關標準的建立。這也將提升上海在世界金融領域的地位,并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做進一步準備”。

金融機構爭搶綠色金融高地

風口儼然來臨,為實現“雙碳”目標,金融機構紛紛加速在綠色金融賽道中疾馳。

興業銀行在2020年年報中,將綠色金融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并提出要努力成為全市場一流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供應商,以“碳達峰”和“碳中和”為核心,全面占據碳金融制高點。截至2020年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為近3萬家企業提供綠色融資2.9萬億元,融資余額1.2萬億元。

浦發銀行、交通銀行均于近期制定了自己的相關綠色金融計劃。據安永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20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有43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綠色貸款的情況,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合計8.87萬億元,比2019年末增長23.73%,高于總體貸款的增速。

其中,6家大型商業銀行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6.27萬億元,同比增長25.38%。工行余額最大,為1.85萬億元,增速最高,為36.64%。農行、中行增速緊隨其后,分別同比增長27.2%、21.59%。10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8.2%,興業銀行余額最大,為1.16萬億元,占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總量的一半以上。21家城商行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4111.55億元,同比增長29.1%。6家農商行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437.27億元,同比增長25.84%。

“‘碳中和’預計將在未來30年內帶來180多萬億元的綠色金融投資,在能源、交通、建筑、工業、林業等行業帶來巨大的投資和商業機會。對金融機構來說,如果不參與這個過程,就會失去最大的投資和業務增長機會。”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原委員、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表示。

打造好綠色金融產品服務

商業銀行該如何打造好碳金融產品服務,成為值得深思的課題。

“目前,金融機構尚不能直接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但可以通過碳金融基礎服務和碳抵押融資等碳融資服務來支持碳市場的發展。其中,碳資產抵押融資等碳融資服務,是指企業將自身擁有的碳配額或未來碳資產收益作為抵押資產,商業銀行為其提供貸款,從而盤活企業碳資產。”興業研究首席綠色金融分析師錢立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除了傳統的融資服務,當金融機構被納入后,不僅可以直接參與二級市場的交易、開展做市交易,還可以作為第三方機構,為客戶提供碳信托、碳托管、碳拆借、碳理財、碳咨詢等碳資產管理服務。

據了解,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是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而碳金融則是銀行利用金融工具,助力我國實現綠色發展的全新領域。碳金融是指圍繞碳排放權及其交易,金融機構引入融資、保理、資產管理、基金等金融產品,并形成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在碳金融的發展過程中,興業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已經推出了碳資產質押授信、碳交易財務顧問、碳交付保函、碳保理融資等產品。

中國民生銀行高級經濟師、研究員霍天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綠色金融作為商業銀行的一款新興業務,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發展綠色金融的目的是要解決市場失靈導致的投融資不足問題,增加金融的可獲得性。

二是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高碳行業融資成本的上升與新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共同推高了商業銀行傳統棕色資產風險,導致金融脆弱性顯著增加。

三是目前我國綠色金融的評估標準以及氣候風險的度量要求,與國內外標準之間存在偏差。疊加監管還不夠協調、第三方認證機構還不規范、投資者隊伍還相對缺乏等問題,增加了商業銀行交易成本,導致各種融資優勢未能充分體現。

針對上述問題,霍天翔建議,豐富支持綠色金融的貨幣政策工具,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資產投向管理、信貸政策和抵押品管理四個方面入手,有針對性的對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提供定向長期再融資,擴大再融資抵押品范圍并向低碳領域溫和傾斜,拓展綠色金融貸款增信渠道,以及給予綠色金融信貸利率優惠或資本充足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等政策傾斜,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綠色低碳經濟領域。

另外,他還建議商業銀行加快構建全面有效的環境風險與氣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降低綠色金融業務成本、收益、風險之間的不對稱問題;健全綠色金融管理組織框架,設立獨立的綠色金融牽頭部門,實施綠色金融項目盡職調查和動態跟蹤、社會環境改善等評估機制;及時跟蹤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變動,通過市場化交易機制完善綠色金融定價;在信用風險模型中引入環境風險或氣候風險因素,加快實施高碳行業轉型信用風險變化的壓力測試;構建基于公平的綠色金融風險管理和資產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實行風險管控目標責任落實考核制度,提高金融機構應對氣候風險的管理質效。

品牌前線版權與免責聲明:
1、品牌前線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品牌前線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品牌前線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品牌前線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品牌前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品牌前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相關內容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品牌前線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

爽爽爽无码色视频|91无码大片高清免费|黄色三级片动态图|高a片免费网站